English

21世纪文艺学发展与现代人格建设

2001-01-10 来源:光明日报 蒋述卓 李自红 我有话说

21世纪中国文艺学发展除了追求自己的现代性外,还将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角色,为培养和建设现代人格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艺学在培养现代人格时主要担负着现代人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它应该包括健康的审美观、较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历史迈进21世纪。21世纪是中国建设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五大”已确立了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设想。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物质的丰富、政治的民主,同时也意味着精神文明的发展。在现代化这一历史背景下,21世纪中国文艺学发展除了追求自己的现代性外,还将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角色,为培养和建设现代人格作出应有的贡献。

21世纪文艺学的发展在培养现代人格方面有何作为?这个问题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文艺学的发展如何具备现代性;二,文艺学在培养现代人格方面如何发挥作用。

文艺学要求的现代性只能根据现代性的普遍精神与文艺学自身显现的状态,从合乎发展趋势的要求给以确定。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文艺学自身的科学化。本世纪中叶开始,我国文艺界流行的是“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十分明显,这里的主体是政治,文艺完全处于从属地位,文艺自身的自主性完全被否定掉了,结果在“文革”中成了大批判的“武器”。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对文化专制主义进行了清算,同时大量引进西方文艺学理论,试图在借鉴西方文论的基础上对文艺理论进行改造。90年代开始,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呼声四起。这都表明文艺正在现代性要求的指引下走向自身、走向自律,获得自主性。第二,文艺的现代性表现在关注现实人生,促进现代审美意识的形成,从而对现代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20世纪后20年,形成中的现代审美意识已初步改变了文学创作的面貌,同时也初步促进了文艺学的改造。我们看到,在文艺创作中个体的、个性的审美意识不断生成,同时又以极快的速度形成了带有群体性特征的意识,即审美群体意识,大众文学审美意识。中国大众文艺的兴起是很有意味的。可以说,20世纪前几十年里,大众文化是一些文化精英启蒙民众的不懈追求的目标。无论是梁启超的小说“新民”,鲁迅的改造国民性,30年代的几次文艺大众化讨论,抗战时期如何以文艺唤起民众抗日,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路线的提出,都是基于这一点:文艺既能启蒙大众又要让大众喜闻乐见。但是,在20世纪末的十几年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由于经济日渐全球化,西方的大众文化通过高科技手段大量向我国倾销,加上当时港台文化的影响,我国大众文艺急剧发展起来。文艺大众化这个喊了半个世纪的口号在当前随着大众文化的崛起似乎一下子变成了现实。面对风起云涌的大众文化,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大众化要让民众有机会参与文学艺术,把应该属于他们的权利还给他们,从而促进了大众文学审美意识的形成,满足了人们的广泛审美要求,是符合文艺现代性要求的。但另一方面,我们应看到,中国大众文化自身的弱点十分突出,低俗趣味和人文精神的缺失表现最为明显。人文精神的缺失必然使作家刻意去迎合低俗趣味,专注于物欲的追逐与玩弄性本能,追求和崇拜金钱。因此,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面对大众文艺的现状,文艺启蒙大众,塑造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的现代人格仍有重要意义。第三,文艺学现代化要求促进文艺人文精神化,关心人的生存价值,也提升人的价值与理想追求。20世纪末,中国文艺界的一些现象引人深思。首先,在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方面,有些作品丧失了关注和表现当前现实的热情,或是转向遥远历史或是有意地模糊历史时间,醉心于琐碎家世、豪门恩怨、妻妾争宠、秽行丑闻;或表现出对不健康的畸形情欲和性欲的偏爱,写性成风,观淫成癖;另有一些作品或以调侃油滑或以冷漠无情的方式咀嚼颓唐和无聊,消解着读者的理想。从文学艺术所塑造的文学人格形象看,20世纪80年代初文学形象中体现了“你别无选择”的思索与行为追求,80年代中期则有了“你不可改变我”的人生抉择与理念;而80年代末、90年代初写平凡、世俗日增,出现了“我是一个俗人”的宣言;到90年代中期以后,物欲、性欲等各种无穷尽的欲望充斥于文学形象的人格之中,那真是“欲望的旗帜浮出海面”。某一实验戏剧甚至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格,说成是“不是人的人”。对崇高的消解达到这种地步,要想使文艺发挥塑造人、培养人、引导人的作用那简直是缘木求鱼了。这种创作现象虽是个别,但很值得注意。如果任其发展,就会与邓小平同志要求的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背道而驰,与江泽民同志的“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也有云泥之别。其次,在文学批评方面,一些批评文字转化为商业包装营销术,而另一些则追新逐异,沿袭、照搬西方时髦理论,醉心于玩弄理论名词而放弃严肃的社会责任。这些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某些传统知识分子缺乏自主自立自尊人格的又一次凸现,从“媚权”走向“媚俗”、“媚钱”,丢掉了那可贵的人文关怀。显然,这是与文艺学的现代化要求背道而驰的。因此,在21世纪里,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新的立足点,重新阐释文艺的意义、价值与人的生存发展、人文精神的关系。

文艺学如何在培养现代人格中有所作为呢?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来看,文艺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其本质特征和价值功能是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一并展开并相适应的。人们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条件下,追求自由和合理发展的要求有多么丰富,那么,这个阶段文艺活动的内涵就会有多么丰富。也就是说,文艺在最高层面上通向“人的一般本性”,并不排斥其在诸如意识形态层面、文化层面与一定历史时期相适应的“发生了变化的一般本性”的功能。我们应看到中国的现代性远没有展开。中国的现代化只处于起步阶段,作为历史的现代化所带来的科技理性、社会理性等蕴涵的进步价值还没有释放出来。即使在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物质现代化,而作为现代化的主体人的现代化仍不容乐观。因此,现阶段文艺学的发展不可能不关注现代人格的建设,并为这一“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出力。因此,文艺要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江泽民:《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包括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等文化方面,同时又包括理想、道德、纪律等思想方面。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内容比任何时代的精神文明要丰富和高尚。现代人格是现代文明的承担者,教育显然是培养现代人格的根本途径。文艺培养现代人格是指文艺教育作为美育的一部分在教育、培养现代人格方面所担负起的独特功能。优秀的文艺作品塑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鞭挞丑恶、颂扬美好,因而可以培养人的高尚审美趣味,帮助人们提高识别美丑妍媸的能力,从而趋善避恶、崇美厌丑。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42页)。现阶段文艺学在培养现代人格时主要担负着现代人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它应该包括健康的审美观、较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意识也即一定的审美心理结构。它包括人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情感等等。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现代人格的重要内涵,直接表示出一个人、一个社会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审美教育是实现精神文明的中介和桥梁。明乎此,我们就能认识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美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作用,自觉地把美育同人们的道德行为、知识技能、身体锻炼、社会实践、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以审美教育引导人们自觉地依据美的规律创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而达到德智体与真善美的统一。因此,21世纪文艺学的发展在面对当下人文现实,培养现代人格时要有所作为,也应该能有所作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